缠足是一種女性教育


    在過去,女子剛剛學會走路不久,就要开始纏足了。早的从三、四歲就开始了,晚的也不超过七、八歲。九歲或更晚一些时候再纏足的,可以說少之又少。因爲年齡大了再纏足,骨已变硬,纏裹时必然倍加痛苦,而且容易纏成畸形,因此为大家婦女纏足所不取。年龄已大再纏足的,多属于寒門小户人家。因为纏足是一种高消费,纏足女子不但不能劳動,而且还要人侍候,这是窮苦人家不堪負擔的。所以,脚是否裹得纖小周正,反映了这个女子的出身門第的高低。

實際上,纏足所賦予的含義并非僅僅指的上述這些。其重要的含義是在纏足过程中已經隐含着女性教育,即性別角色方面的教育。這種教育潛移默化地影响着纏足女子。一个女童,一经纏足,就立刻意識到与男孩的不同。一个男孩,无論脚长得多大,都是无拘无束,而女子却要把脚裹得小小的。这势必会增强她的性别角色作用。汉代才女班昭在她的著名的《女誡》中曾提到:“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剛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爲貴,女以弱爲美。”这就是说,中國人最早提出了男人要向强的方向發展,女人要向美的方向發展。而美,常常是与弱分不开的。雖然這種觀點在今天看來,並不是無可指摘的,但女性向阴柔的方向發展,至少是女性發展多元化中的重要一元,甚至是很重要的一元,試想,如果一个女人健壯如牛、奔跑如飛,男人见了往往惟恐避之不及,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女子纏足后,最易陶冶成一种幽靜閒雅的淑女風度。当然,也不排除確有个别小脚婦人兇悍如虎,打得丈夫头破血流、望風而逃的(参见《聊斋志异·江城》),但这究属特殊的現象,多数纏足女子都是温文尔雅、令人爱憐的。


    女性教育,即平時說的“女教”,它是指導女子行爲規範的一門知識。需指出的是,自五四以來,在“打倒孔家店”的呼聲中,女教也被看作是“吃人的禮教”而受到嚴厲的指責。應該說,這是非常時期的一種過激行爲。譬如說,唐代宋若莘所著的《女論語》中,有這樣幾句:

        “凡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荣。行莫回头,語莫掀唇。 
          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

    以上內容的合理內核已被現代學者肯定並被現代女子儀表風度教育所吸收。如果有誰定要反其道而行之,以致到了“坐則動膝,立則搖裙,喜則大笑,怒則高聲”的地步,人們不說她是一個潑婦,恐怕也要作三日嘔。這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修改日期: 2020 年 10 月 5 日

留言

撰写回覆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