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寸金蓮的構形


    不知人們注意到没有:人類在進化中,主要是大腦和雙手有了很大的發展,而双脚却是在退化。脚的形状常常被認为是不雅觀,所以人類才发明了鞋,把它掩盖起來、装飾起來。而对雙足進行重塑,賦予它以新的構形,最成功的例證就是中國女子的纏足──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在構形上的設計是十分巧妙的。首先,对於雙足的重塑是要犧牲脚的一部分功能,即站立和行走的功能要有一定程度的消弱。但又是最小限度的消弱。人的站立在每只脚上有三个支点,依其重要性分别为:足跟、大趾与小趾區域。由於这三个支点的作用不是完全等同的。所以就把作用最小的小趾區域的支撑点犧牲掉,经过纏裹,四趾蜷伏于足底,只剩大趾獨居於其上,再经过扳弓,使雙足呈前尖后弓的錐形,这樣經過缠裹的双足被大大美化了,特别是穿上繡花小鞋后,尖尖翹翹、窄窄瘦瘦,一種風姿別樣嬌,小脚連同小鞋一起艺术化了,因此具有非凡的魅力。如果没看过纏足后的小脚,很可能会感到駭怪:脚被裹成这个样子,那得受多少苦呀!但在纏足的年代,这却是最为正常的構形。相反,不纏足的婦女一雙天足大脚,与纏足婦女的娉婷小脚比起来,确實显得非常粗鄙野蠻。當時,也只有最卑下的階層才不纏足,所以在當時,女子不纏足才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說,纏足把人纏得骨斷筋折,其實這是不了解纏足的說法。纏足并非是纏成“骨斷筋折”,而是使足骨的某些关节變形,足骨从来就没有折斷的情况。所以在强令放足时,脚还能大致恢復原樣(當然不可能是原来的大小了)。由于年幼时,脚的关节間的空隙还很大,所以容易改變形状,裹脚的年龄越小,造成的痛苦相对來說就越小,這也是为什么要从小纏足的原因。當然,由于足部的这种構造,便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因而既使是年龄较大的人经过纏裹,也能把脚裹尖裹瘦,长度变小(一般能縮小三至五厘米),所以成人期纏足,仍然是可行的,当然,其中的痛苦要比幼时纏足要大得多。在纏足的末世,就有到了結婚年龄(一般是十七、八歲),才急急忙忙把脚裹小的情况。在一部清代小说《文明小史》中,談到一个官员之妾,本是天足,由于正室夫人死了,她要升作正室夫人了,所以也就赶快把脚裹小了。这都是成人纏足的例子。当然,成人期纏足,能把脚纏到四到五寸之间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稍显大一些,但到底是纏过的小脚,与天足大脚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至於纏足時四趾屈折到足底的情況,已經在《從本原的意義看纏足》(三)中敍述過了,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最后修改日期: 2020 年 10 月 5 日

留言

撰写回覆或留言